分卷阅读226
书迷正在阅读:[综英美]心理控制、暴瘦后,我成了带货万人迷、调教师男友的日常(H)、甲方爸爸住隔壁、美人妆、难哄、花瓶、基友难当、渣了仙君之后、束缚(H)
年纪和谢棠相仿,谢涟还是叫他叔叔。这些世家大族只见的关系交错复杂,要是真的要去捋明白不知道会让人有多头疼。因此大家互相称呼也没有那么严格。大抵是各自叫各自的。平允安笑道:“平哥儿怎么来了,可是师叔有什么事要交代我?”谢涟低声道:“平叔叔,宫里传信出来。都察院右都御史沈玉和钱宁勾结,向陛下请求首辅之位。”平允安大惊,问道:“难道他们是想冒天下之大不韪,想要通过中旨入阁?”谢涟点头:“然也。”平允安思忖了一会儿,然后道:“好,叔叔知道了。你说,要是阁老,他会怎么做?”谢涟摩挲着手指:“把消息放出去,我们坐山观虎斗。”平允安道:“我也是这么想的。你先回去,我明天就请任芳出来喝酒。”远在谢棠收到了自家儿子送来的密信,看完了之后疏朗地笑了出来。如今竟然是已经到了自家儿子也能独当一面的时候了啊。他在信纸上写道:“且随他去。只是要芳为首辅。”只要任芳是首辅,那么他的次辅之位就是稳稳的。杨廷和不会脑子糊涂了撕毁他们的合作协议。毕竟在他回乡的几年里面,杨门为首的任芳斗不过他。杨廷和不想他做绝的话就不会违背协议。而次辅可是由首辅任命的。沈玉和钱宁,算什么东西!不过是佞幸之人,靠着溜须拍马和皇帝的宠爱上位。根基虚浮,不足为惧。“祸水东引,图谋高位之人自扰之。”谢棠继续在信纸上写道。既然这沈玉想要不要脸面,那么就让任芳和杨一清都知道一下,除了现在他们认为的心腹大患之外,还有这么一个小人要出来在他们面前蹦跶,来抢他们势在必得的东西。让他们互相斗去吧。“我等自然是只等看戏便是。”谢棠写完后吹干了信纸,把信纸折好放到了信封中之后,让暗卫把信送回去。“把信给涟儿,让他看完之后去找平大人。”“是。”平允安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任芳,任芳回府之后立刻把消息送到了杨廷和手上。杨廷和看着信上的一个又一个名字,他的中指指着平允安三个字,狠狠地敲击了一下。是在敲平允安,也是在敲平允安后面的谢伯安。他们这是想要置身事外了!杨廷和看着屋外的枯寒山水,摇了摇头。终究是回到了书房,墨开了墨,写下了一封寄给杨一清的信。想要阻拦沈玉,还是要满朝愤怒才行。这不仅是为了阻拦沈玉入阁的青云路,还是为了保持现在的秩序,抑制皇帝的权力。首辅之位,总不能任由皇帝想怎么任免就怎么任免。杨一清不得不答应与杨廷和和谢棠两人联手,扶任芳坐上首辅的位置。任是谁做了首辅,也比沈玉这个没了骨头的文人去做首辅,要强得多。任芳为人平顺忠直,也是杨一清能够勉强答应的人选。现在要是他想去做首辅,谢棠和杨廷和绝不会答应。而要是让谢棠坐上那个位置,他又是万万不愿意的。那就只好这样了,扶任芳坐上那个位置。打消那些小人旺盛的野心。这时节还真是稀奇,什么人都敢肖想首辅的位置了。真是有意思呀。192、第192章朱厚照决定试探一下群臣的看法,他在早朝时突然间点了沈玉的名字。沈玉听了皇帝的夸奖,喜不自胜地出来谢恩。平允安见了之后隐秘地笑了笑。杨一清瞳孔微缩,更是信了几分他听到的消息。而任芳袖子中的手紧了紧,看向沈玉的目光颇为不善。朱厚照在御座之上道:“朕看沈卿有大才,不如让沈卿入阁......?”还未说完,就有几个给事中和翰林院学士出列说万万不可,不和规矩。朱厚照却道:“沈卿有大才,有志不在年高资历。”立刻有人反驳,那沈玉有什么大才了?二甲出身,没做过翰林。从地方上升上来的。政绩说不上是十分突出。楚恩波入阁之后才升了都察院右都御史。无论从哪里看都没有入阁的资质。而那些消息灵通的,更是知道皇帝是想要把这人扶到首辅的位置上去呢!早朝在争吵之中不欢而散,而许多人都在这场早朝上都有了自己的诸多想法,说不得下一次大朝会上就会变了自己现在的风向。川蜀王守仁带着军队沿长江西上奔赴川蜀。他没有前去和英国公会和,而是派斥候去探清地形,然后亲自带着一路兵马直接前去攻打江州。江州守将名唤万长云,是蜀王亲信。江州城城固粮多,并不容易攻打。但是王守仁选择来攻打江州也不是没有原因。攻下江州,川蜀可得。江州就是川蜀的一道大门,撕开了这个口子,就可以长驱直入。他不去和英国公会和,也有他自己的考量在里面。英国公在川蜀之地和蜀王军对峙如此之久,却毫无寸进,甚至还时常传来战败的战报。他不得不去怀疑,这位英国公,到底有没有全力作战?要知道,是今上坐在那把龙椅上,还是蜀王坐在那把龙椅上。对于英国公这种祖宗跟着成祖闯天下,从而才得到了富贵荣华的人而言。根本没有任何区别。要是这位英国公根本就没有作战的心思,那么他去和这位国公爷会和,岂不是羊入虎口?谢棠尝到了用流言溃败反军军心,夺取反王的民心的甜头。他打算再给沈王来一次这样的流言。鞑靼、瓦剌能进玉门关,绝对有内贼通敌。要是说只有唐王一个人策划了所有,没人会信。唐王要是有那个智慧,他也不会轻易地就露出和瓦剌合作的马脚。沈王是有通敌的嫌疑的。既如此,给他扣上一顶大帽子,也不算是冤枉他。沈王已经因为之前的流言有所防备。他给百姓放粮,赢得了一个好名声。用这去洗刷因唐王通敌给他们这些勤王之师带来的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