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趣书屋 - 言情小说 - 长公主不想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0

分卷阅读160

    业蓬勃发展,自然会对更好的器械产生需求,就会反过来促进皇家科学院这边的研究进展。如此良性循环,在一段时间内,就可以建立起初步的工业体系。

到那个时候,各方面条件成熟,再去攻克一些难题,可谓是顺水推舟,自然而然就能完成。

如此循序渐进,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百姓们在社会转型期间产生恐慌与茫然,因为他们能够看到下一步的方向,知道要往哪里走,更知道这是走向更好的生活,自然就能接受了。

这是基本国策。目前大部分百姓所求的,不过是吃饱饭而已,只要保证了这一点,其他的变革便可以潜移默化。而且由朝廷来主导,也可以提升百姓对官府,对朝廷,对皇室的认可与归属感。

在这一阶段完成之后,其他诸如普及教育、发展商业,乃至更改官职,军队变革等等,都可以按部就班地纳入计划之中。允许有小的变动,比如海上贸易等,但是最好不要有太大的变故,以免百姓无所适从。

考虑到社会一直在发展变化,按照计划,几年后各方面的情况将与现在截然不同,所以顾铮最后只制定了五年内的基本计划。

看到“五年”这两个字,贺卿不由微微一怔,脱口道,“五年计划?”

“五年计划?”顾铮也是一愣,继而笑道,“这个说法好,简单明了,朗朗上口。”

“以此备案,还可以为后来者指明方向。”贺卿道,“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后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第无数个。在正式开始之前制定好发展规划,过程中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此便可把握住大方向,最大限度减少失误。”

顾铮道,“按理说,这个计划应该拿到朝堂上,讨论过后再去施行。但臣建议,这第一个五年计划先秘而不宣,从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让所有部阁以上重臣参与制定。殿下以为如何?”

他的计划自然没有不能见人的地方,需要隐瞒的,是贺卿自己身上的奇特之处。

贺卿点头道,“就依顾先生所言。”

“那么接下来就是第一步。”顾铮道,“殿下之前说,皇庄上正在试着培育良种,制造肥料?臣得先去看看,做到心里有数。”

“好,我之前也没有去庄子上看过,可与顾先生同行。”贺卿道。

顾铮毫不犹豫地拒绝,“不,殿下不能去,臣独自前往。”

虽然他认为贺卿之前小打小闹,偷偷摸摸的做法不可取,但顾铮也知道她的顾虑。她拿出来的很多东西,都是此时的人不知道的,若就这么对着所有人说出来,不但会受到质疑,也会引起一部分有心人的疑心,于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既然她之前已经那么谨慎,现在正好可以从这些事情里抽身而出。如此,即便后来有人追本溯源,也会将注意力放在顾铮身上,很难联想到她身上去。

顾铮看着顾卿道,“殿下既然信任臣,就将此事全权交托给臣吧。”

贺卿眉心微微一蹙,又很快展开,“那就依顾先生所言。”

等顾铮离开,她深吸了一口气,又慢慢吐出,对着顾铮留下的那份奏折出了一会儿神,才轻轻摇头,将之收起来放在了一旁。

这篇奏折让贺卿出现了一个新的想法,她觉得目前这种写奏折的方式,对批阅者不太友好。不把整个奏折都看完,根本不知道重点在哪里。但是翻看整个奏折,又往往连篇累牍,大量毫无意义的内容。其中有颂圣也有诉苦,忙起来根本不想看。

虽然送到贺卿这里来的奏折,一般都有政事堂的票拟,部阁重臣送上来的折子,却基本上都需要她亲自过目。

所以贺卿打算改革一下奏折的形式。

倒不是打算让他们精简内容,把颂圣之类的部分删去。别说是在这个交通不便的年代,就是后世,在外任职的官员,也是一年都未必回京一次,能见到皇帝或者说掌权者的机会更是寥寥无几。所以他们只能把心思花在写请安折子上,因为这是他们跟上位者交流的唯一机会。

虽然就算写了也未必能被看到,但不写只会更糟。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念头,就是写正事的奏折,也免不了要加上这方面的内容。

事实上,后世的公文报告,也没比现在好多少。同样有格式和套路,只不过称颂的变成了体制和政策,不能像现在这样直白甚至rou麻地称赞某个具体的人。可见这种“心理需要”古今皆同,贸然要求他们尽数删去,反而不妥。

所以贺卿打算,让他们在奏折之外,另附内容简洁,条理清晰的报告或者报表,能够让翻阅的人一目了然地知道这折子里写了什么。如此便可大大节约办公效率。

贺卿抽出一张纸,将格式列了出来,想了想,又写上报告不能超过五百字的要求。

不过写完之后,她忽然意识到,这不就是让臣子们自己写票拟吗?只不过票拟上有批复的意见,而这里没有。

依贺卿看来,最开始皇帝任命宰相,就是为了替自己筛选一下奏折,按照轻重缓急分类,再送上来。只是后来相权不断壮大,才有了票拟封驳之权。

如今她此举有分薄相权之意,不知道政事堂是否会封驳。

这么想着,她还是命人拟旨,给政事堂送了过去。

☆、第96章他的手笔

大摆钟发出四声清越的响声,升朝官们在政事堂几位宰执的带领下,由奉天门鱼贯而入,沿着长长的甬道,经过几座恢弘大殿,抵达金銮殿前。殿门已经开启,有礼官在一旁引导众人入内,按照班次站立。

原本之后应该由内侍鸣锣,高声报陛下早朝。但现在贺卿取消了内侍,并且把人都打发出宫了,便只有几位女官奉着她前来接受群臣朝拜,连一应礼仪,都俭省许多。

贺卿手里牵着小皇帝,待众臣行礼毕,才在丹陛之上金碧辉煌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诸卿可有要事启奏?”贺卿扫了一眼站在阶下的臣子,曼声问。

像这种规模的大朝会,通常而言,不会商讨什么军国重事。相反越是重要的事,就越是会直接送达中书,由皇帝和宰相们商讨出结果之后,才会在大朝会上正式宣读诏书,公布朝廷的处置。

所以大朝会上上奏的,不是御史又要弹劾哪位官员,就是下面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