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趣书屋 - 言情小说 - 百年家书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97

分卷阅读297

    在中学就看大公报,你,你拍的长城抗战,鬼子脖子上的铁环,我,我记得清清楚楚!清清楚楚!前阵子就指着看你传战报!平型关那儿,北平那儿,嘤嘤嘤……”

“好好好!”黎嘉骏又是高兴又是哭笑不得,“嗯嗯嗯很高兴认识你,啊那个时间不早了我们要走了。”

“不不不小伯乐先生,您,您,您住哪,我能给您写信吗?我给大公报写信,但没收到过回信,我,我……”

“这次寄重庆的大公报分部就行了。”二哥的声音在后头响起,他自人群总扶起黎嘉骏,笑容婉约,温文尔雅,“各位同学,舍妹与我还要赶路,就不打搅了。”

黎嘉骏不甘愿啊,她好想给崇拜者签名啊,好想自拍啊!她也是有崇拜者的啊!可二哥铁钳紧紧的,硬是把她塞进了车里,那些学生老远还喊:“伯乐先生!我们重庆见啊!”

“重庆见!”黎嘉骏挥手。

“啊啊可我要去昆明啊!”那个怀瑾一脸暴走状。

“还去什么昆明,与我们一道去重庆吧!”有学生笑。

黎嘉骏不知怎么的就急了,重庆虽然是陪都,但是有大轰炸啊,她大叫:“别别别!去昆明好!我去昆明找你们!去昆明啊!”

车子发动了,学生们都站起来挥手,还有人喊谢谢先生的糖,场面几乎是其乐融融的。

等到看不见人了,黎嘉骏才惆怅的转回身,抱怨:“为什么不让我多聊一会儿!我有崇拜者诶!崇拜者!”

“我知道啊。”二哥无奈,“我也才想起来。”

“什么?你知道?”

“你以为为什么那个男学生给你寄信没收到回信?那时候你在杭州。”二哥苦笑,“你刚去那次半年没回来,刚开始大公报连着给你拿了几麻袋回来,家里都吓着了,后来你没再供稿,信就少了。”

“哇!”黎嘉骏就剩下惊叹了。

“一开始家里担心你心不定,商量好了不跟你说,怕你一激动跑绥远去,结果后来信少了,就也忘了。”

“哦……”黎嘉骏想想,觉得可以理解,便不再说什么了。

车里寂静了很久,就在二哥头又一次往下点的时候,黎嘉骏忽然啊的一声,拿帽子捂住脸在车里左右翻滚:“啊啊,我有粉丝诶!我也是大拿了!啊啊!”

二哥:“……”

“对了!他们不读书吗,这成群结队的,是要流亡去哪?”黎嘉骏忽然反应过来,可这问题刚问出来,教科书上某个词就自动给了她答案。

二哥倒是微笑起来:“难怪你不知道,就前几日,长沙临时大学又要搬迁了,就是去昆明。”

“长沙临时大学?”黎嘉骏枪林弹雨里摸爬滚打的,还真没关注教育界的事儿。

“哦,就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他们仨原本南迁到了长沙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现在你也知道这战况,势必要西迁了,下一步就是去的昆明,这迁来迁去的,可不就有学生要掉队吗?”

这答案和黎嘉骏脑子里闪过的不一样,可转而她又感觉叮的一声,浑身一颤:“等等,他们迁到哪去?”

“昆明呀,往西南走。”

“西南联大?!”

二哥颇有些惊讶:“是说要改这个名儿……你怎么知道?”

黎嘉骏头毛都要竖起来了:“西,西南联大!”

艾玛!老天这是嫌她北京的高校副本单刷没刷够,直接给她整个联大任务链来爽爽啊!

她无力扶墙:“咋办,哥,我有点晕……”

“怎么了这是。”二哥扶过来,“你也是大学生啊,至于激动成这样?”

“你不明白……”

在她已经完全用手机代替报纸的年代,她在mama看的报纸的背面层瞟到过一个介绍西南联大的专题。

她没有细看。

可标题那行字却烙进了她的脑子里,让她在此时想起,莫名的震撼揪心。

“用我八年,换你永远青春。——西南联大。”

作者有话要说:

绥远抗战发生在1936年,是33年长城抗战后又一大胜利,此战包括著名的百灵庙大捷,是傅作义将军成神之地,他镇守在那儿抵御了当时蒙古啥啥王和日本貌似是土肥圆的联合进攻,还炮制了当时中国历史上第一辆装甲车(卡车包了一层铁皮→_→),从此善守之名名扬天下。长江韬奋奖的鼻祖之一范长江(师兄~~~)也是在那个时期进行西北地区考察,写了成名。

西南联大资料太多了,而且良莠不齐,实在看不过来,所以不会写很多,可能出现若干失误,望体谅→_→

第149章流亡教室

按原计划,车队至少要三天才能到达宜昌,这还是最理想的情况。

可是他们到底还是低估了难民的流量,途径众多小村小镇,各自治下路况都不同,穷点的就让你打田板里的路过去,不幸遇到难民流,光等他们“过马路”就要许久,心情不好了就不等,驱赶喊路也要许久。富裕点的土路能倒是能开车加走人,可当时的内陆,车辆的拥有量差不多是全国的十之一二,这土路宽敞绝不是为了开车,故而坑坑洼洼的,车也不敢开快。

这么走走停停,第三天都快天黑了,宜昌城的影儿都没。

意外情况时有发生,大家都很淡定,二哥让车队到路边停着,吩咐姜副官:“庭遇,你去找找这附近下脚的地方。”

“是!”姜副官下了车,到后面骑了匹马就去了。

一般有大路有稻田的地方附近都应有村寨,昨日也是错过了原计划的村落,姜副官顺着人烟也寻到了新的村落,大家都很平静。

如果可以,自然是住在屋檐下最好,可也不是人人有这待遇,如果是军队和官员,大多数村庄都会放行,但如果是流民,不管男女老少,基本没有村庄会放进去,实在是难民有时候势大,谁也不知道放进去会有什么后果,大部分老实的难民在明白这个道理后也没力气强求,基本都选择晚上睡在野外和田里。

其危险自然是不言而喻,却又无可奈何。

黎嘉骏刚从一次打盹儿中醒来,刚才很运气过了一条平坦的路,她腰酸背痛的压根不愿清醒,时不时的就在车里睡了过去,让时间显得快点儿,此时终于停了,她便忙不迭的下车,开始做广播cao。

二哥在车里拿出了一叠纸,又开始清点起来,一边清点一边叮嘱:“别跑远了,刚才路过一群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