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趣书屋 - 言情小说 - [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0

分卷阅读200

    费了多少人力功夫,字典上又寄托了多少人的期盼。

不过与外人想的恰恰相反,翰林院的人其实并不记恨林清。

事实上之所以不记恨林清,当然不是因为他们品德高尚到完全不计较这些,即便圣人也很难不对身前利身后名不在乎吧,更何况翰林院的学士们哪怕饱读诗书却也不过是普通的凡人。

他们之所以不计较这些是因为他们欠着林清的情。

外头的人不知道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只单以为翰林院的人不知道做了什么触怒了天正帝,以至于原本一件功在当代的大好事不得不暂停,可他们却不知道当年的那件事却是天正帝退位的直接原因。

天正帝最开始的时候或许因此生了气,不过后来他本人想开了,也就不气了,动过重新令翰林院继续编撰字典的念头,但是天玺帝却不愿意了。

天玺帝是天正帝一手养大的,感情深厚之实在是皇室当中难得一见的,他并没有因为得到了万千人梦寐以求的皇位而惊喜,反倒很记恨害的他最敬爱的父皇没能亲手完成自己的雄才伟略,不得不遗憾的中途退出的翰林院。

翰林院上下但凡知道原因的虽然心焦于有生之年竟然不能参加这等能流传千古的好事,但是这群木讷迂腐的读书人总算是明白了一回,没敢在天玺帝的任上再提是这件事。

或者他们提过,却被天玺帝毫不犹豫的打了回来,以至于没惊起什么浪花,后人不知罢了。

好容易等到天玺帝退位,永宁帝继位,翰林院还以为时机已到,却不想永宁帝同样是天正帝亲手养大的,对他这个慈爱的祖父比自己的亲爹还亲。

天正帝心胸开阔,并未对孙子提起过这件事,但是任谁也会对天正帝当年为何突然退位的原因产生好奇心的,永宁帝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当他开始调查这件事的时候,天玺帝并未隐瞒半分,永宁帝便对翰林院的印象差了下来。

待到永宁帝开始知道了某些更为深刻的内情时,他对翰林院就更加厌恶了,连带着对于编撰字典的事情也提不起兴致。

也是天正帝教的好,儿子和孙子都未曾因此随便迁怒人,没有因为当年某个人的过错而惩处翰林院其他无辜的人,否则以皇帝的权威,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的人会因此丧命。

不过皇帝不曾怪罪,翰林院的人却一直记得自己的错,并且用了某些隐晦的方式记了下来,传给后来人,让他们记得教训。

翰林院的人实际上早就做好了付出生命代价的准备,他们知道若是因此触怒皇帝,不说前途和未来了,怕是连身家性命也要赔上。

只是先辈念念不忘的事情,后辈总是要替他们完成愿望的。更何况为了某些事情是值得付出代价的。

却没成想这件事被聪慧的林清发现了,林清那时候刚做驸马,无事时常去翰林院借书,无意中发现了端倪,他从宫中的藏书还有翰林院中的迷藏中窥见了当年的真相,不过他不忍翰林院那些先辈的心血白白浪费,便去皇帝那里求情。

翰林院上下准备了许久,甚至连名都豁出去了,没想到却让林清抢了先。

皇帝当时没说什么,只把翰林院的人叫了去,然后不知谈了什么,编撰字典的事得以进行下去,但功劳却分出了大半给了林清。

否则林清再如何聪慧,也不可能一个人比得上整个翰林院多少年的功夫。

外人不知道他们早就定下了协议,只看到林清抢了翰林院的功劳,便以为林清与翰林院不和。

所以这一次排名有人提出应该以长者为先,又说王玥年轻气盛,未免他心高气傲,日后走错了路,该压一压他,磨磨他的性子,那些人本以为翰林院过来参加考试的主考官们应该会迫不及待的赞成的,却没想到翰林院的人不但没有赞成,反倒极为反对。

倒是其他部司的人很赞同这个论点,两方不相上下,谁也说服不了谁。

那些人原想着只要主考官都同意,法不责众,太子殿下哪怕生气也对他们无可奈何,再者说太子殿下又怎么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同窗而怪罪他们,最多会觉得失了面子,脸上挂不住而生气罢了,稍稍在陛下面前夸一夸太子殿下也就是了。

这倒不是说这些人如何因私废公,又或者说他们不忠于皇帝,事实上不是的,他们对这场考试极为重视,把关的极严,深恐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而坏了改革大事,误了陛下的计划。

他们对朝廷、对皇帝可谓是忠心耿耿,可是对太子,那就各有各的想法了。

有人单纯的是因为自家孩子被王玥压了风头,想压一压王玥的,有人是想接王玥试探一下太子的反应的。

毕竟太子头几年是养在深宫之中,外人并不得见,后来又去了国子监隐瞒身份读书,他究竟如何,能力是否卓绝,品行是否端正,担不担的起一国之重任,他们都不知道。

能否把国家交托给太子,而太子又值不值得他们献上忠心,交托身家性命,这无疑是个不断了解、互相试探的过程。

打压王玥不过只是第一步罢了,就看太子如何反应的了。

当然,也有想着压住王玥,打压太子,进而支持其他皇子,得个从龙之功的野心家,至于这里头有没有其他几位皇子和他们身后的母家的手笔,就只有天知道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主意,王玥不过是受了无妄之灾,不过既然他当初想着给自己找个靠山,他既然已经享受过靠山带来的便利,自然也要承担因此而带来的坏处了。

林清既然和翰林院的关系没有表面上的那么坏,自然就有人暗地里给他传来消息,他知道些□□也就不足为奇了。

林清是个实打实的读书人,做学问他是自信于无人能比的,可要说论政治,论掌握人心,他连王玥这个半吊子都不如,因此他只看到了那些人嫉妒他心爱的小弟子天资聪慧,年纪小小就成就不凡而想要打压他,至于更深的,众人诡秘的心思他自然是半点都猜不到的。

不过林清虽然在政治上幼稚一些,但是论起科举来他却是极为有经验的。

而且他有许多朋友都在翰林院任职,翰林院每三年都要负责一次会试,各省的乡试也有翰林院派去的人,可谓经验丰富,所以也早有朋友给他分析过。

而且他还从淑娴公主那里知道王玥是真的很受太子看重,不但太上皇喜欢他,皇帝也很欣赏他,他才对自己的分析十分笃定的。

“你且听我替你分析,论起来,你的水平跟他们的差不离,要说好也没好多少,要说差自然也差不了多少,而殿试更加考验心态,能把平常的水平发挥一半便已经是表现优异的了,所以说学识上你们都差不多。至于心态,我更不担心你,你肯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