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3
柳暗花明-3
对于洛家被屠一事,城内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洛水淮母亲在外招惹了不该惹的人,才导致家破人亡,又有人说是洛水淮他爹来历不明,隐姓埋名在运城,结果还是被仇家找上门。各种传闻甚嚣尘上,无一不有。 洛家被屠自然是有疑点的,可洛家是从八声城迁出的,在运城并无熟人,出了这样的事情,旁人不会多管,而熟人鞭长莫及。 洛家唯一的独子洛水淮,在杀戮中活下的人,也无人问津。倒是八声城那位洛水淮的祖父,因听闻女儿丧命的消息,又得知运城妖丹之事闹得满城风雨,虽之前父女感情有龃龉,可架不住那是唯一女儿留下来的孩子,心下怜惜,便派了人来接洛水淮回八声城的本家。 “我与洛水淮只见过几面,他看上去......很平静。”许是秋明池不知怎么评价,便只能给到一个相对笼统的描述。 不过听了秋明池讲的这个故事,姜赞容更在意的是洛家的那个满是纹身的男人。 心中有些猜测,但不是很确定,她有心想要确认一下。 天色如墨,厚重的云层将月亮遮得严严实实,仿佛连一丝月光都不肯泄露。姜赞容掐了一个隐身诀,身形如烟般悄然潜入洛家府邸。她本以为府内至少会有几盏明灯点亮,或是仆从往来,却没料到,眼前竟是一片漆黑,空荡荡的院落,不像是有人存在的样子。 “是已经走了吗?” 猜测如此,她撤下了隐身诀,开始在府内四处乱逛。 秋明池说,洛氏夫妇死的不明不白,她又想到他说的那个男人,心中不免疑窦丛生。脚步却不停,继续往前走去。直到停在了一口井前。 一点淡淡的魔修气息。 井是一口枯井,显然下面是有暗门的。正当她想要下去的时候。一道声音从身后传来。 “父亲杀死了母亲,我杀死了父亲。” 姜赞容猛然转头,以她如今妙二阶的修为,竟然无法察觉有人在她身后,简直可怖。 洛水淮靠在廊上,一身白衣戴孝,看着她一脸吃惊的样子,又缓缓吐出了一句惊天之言:“他说,他是天魔王。” 姜赞容睁大了眼睛。背脊发麻,心中无端端生出一股慌乱,就好像,被什么东西窥伺了一样。 “这些话你和几个人说过?又为什么要告诉我?”一柄剑已悄然握在了手中。 “没有人来过家里,你是第一个。没有为什么,想说就说了。”他慢条斯理的回答。 从小他那可怖的父亲就告诉他,他是天魔一族的王,他当享受至高无上的荣耀,并带领全族族人回到他们曾经的故乡。 无数漆黑的血液被灌进他的嘴巴,身体不断被划开并塞进刚从父亲身上割下来的的血rou,甚至连他的眼珠子也是父亲挖出了自己的装在了他的眼眶内,至于他自己的眼珠,呵,已经被父亲给吃掉了,全身上下,基本都是父亲的东西。 父亲说,他是他的养料。 可是养料也会不甘心成为养料吧。 所以,只能杀了他,生吞活剥,吃掉。 从此,他听到了远方的呼唤。 “少爷!”声音由远而近,姜赞容隐身并躲入了一根柱子后。仆人过来说,“我们该启程了。” 庭院内空无一人,可洛水淮就是知道她在哪里。 “再见。” 他望向姜赞容藏身的那棵柱子,轻轻地说道,就转身离去了。 仆人以为他是在和已经逝去的父母亲告别。并未多言语什么,只是跟在洛水淮后离去。 云车驾雾而起,向往了八声城。 姜赞容的心咚咚咚的跳,既为洛水淮口中吐露的事实,又为她心中的那突然萌生出的大胆的打算。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运城的街道显得比往日更加冷清。 秋明池也已收拾妥当,准备去往八声城,而满房间的妖丹,他已经全部给了姜赞容。 只是出发前他依然有些不死心的问到:“前辈真的不去八声城吗?” 却没想到她改了主意,“去,不过晚些时候。我要去拿个东西。”她轻轻的回应,从袖中掏出一件小巧的物什,轻轻塞进秋明池手中,“这个你收好,千万别弄丢了。” 她又问道:“银联楼的船,什么时候到?” “约莫还有六日,正好是十五。” 姜赞容点点头,说罢就往另一个方向走了。 “诶前辈,八声城不是这个方向呀。”秋明池在她身后喊道。 “别管我,你先去,我很快就来。” 她要去西山府。 取下那把刀。 再邀请银联楼,入局。 她从储物袋中取出一件沾满血迹的斗篷,轻轻披在身上,随后催动斗篷。斗篷上的血迹逐渐消散,颜色也随之变化,最终化作一件与她今日衣衫相配的外袍。 这件斗篷并非凡物,而是双生斗篷中的一件。它的另一件并不在她手中,却与这件有着奇妙的联系。双生斗篷最显著的特点便是,无论其中一件发生任何变化,另一件也会随之改变。此前,这件斗篷上沾染了大片血迹,且百年未曾褪去,想必另一件也是如此。 不仅如此,双生斗篷还能让双方感知到彼此的所在。如今这件斗篷发生了变化,想必那人也能立刻察觉。 不多时,镇守八声城的镜空收到了一封加急传讯。讯息开头便提到:“银联楼的商船可能会提前到达。”然而,真正让这封传讯显得急迫的,是后面的内容:那支声名显赫的海棠花舟正在界海中调转方向,目的地直指润台洲八声城。而银联楼的商船将等待海棠花舟抵达后,才会正式开始交易。 传讯中还特别说到,在银联楼到达的这段时间内必须确保八声城万无一失。如有必要,可传讯召回正在西台游历的海苦,一同镇守城池,待海棠话舟来了之后,妙渡山会前去接应。 镜空读完传讯,眉头微皱,心中隐隐感到一丝压力。距离上一次海棠花舟到来,已是百年之前。而那一次,海棠花舟仅仅停留在界河之外,并未真正进入西台境内。即便如此,当时如此鼎盛的人族也做足了准备,甚至请来了妙渡山的佛子出山镇守,足见这支海棠花舟的重要地位。 如今,妙渡山的山长亲自传信甚至还提及了此次将会由佛门接应。他已然知道此事重中之重,不容许一点疏忽。 他深吸一口气,迅速开始部署,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风波。心中思虑再三,他还是向海苦发了到传讯,告知他及时回来。